沐猴而冠是什么意思

沐猴而冠是什么意思(图1)

沐猴(猕猴)戴帽子


《项羽本纪》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第七卷,它写的是关于西楚霸王项羽的本纪,记录了秦末项羽光辉壮烈的一生。《项羽本纪》通过叙述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辽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

沐猴而冠是沐猴(猕猴)戴帽子的意思。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本纪》赏析

《项羽本纪》给人最深刻最强烈的第一印象,就是项羽这个历史英雄所具有的超乎常人的巨大力量,作者显然把他当成力的化身来描写。这一点在文章一开始便一览无余:“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他的军事才能也在年少时便凸显出来,他学书剑皆不成,独好兵法,然而他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暴露出他志大才疏、好高骛远的性格弱点,为他最终失天下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但年少时的这些弱点还不足以使项羽这位英雄的光芒黯然。司马迁高古评价了他在亡秦过程中所建立的历史攻击。

项羽“年二十四”即参加了反秦斗争,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在击败秦军、推翻秦王朝的过程中建立了巨大功绩。当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时,项羽几乎是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也。”唬得其叔忙掩起口:“毋妄言,族矣!”这是何等的自信,是何等的勇气超群,是何等的胆识与魄力。

项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其中杀宋义和巨鹿之战的胜利使项羽的军事才能大放光彩。杀宋义使其“威震楚国,名闻诸侯”,救巨鹿使其“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楚汉之争中,他又数度威逼汉军,困沛公于鸿门,败汉王于彭城,几射杀刘邦于广武。一个勇冠三军、被坚执锐、所向披靡、威武刚猛、叱咤风云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