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儒学为什么能成为正统思想呢
汉代儒学能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mdash;mdash;1、政治上:汉武帝时期需要加强中央集权,而儒学适时的提出君权身授春秋大一统,天人合一,天人感应,顺应了时代的要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西汉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政治需要。2、经济上:汉武帝时期已经经过了分封国的叛乱,经济处在相对的恢复期,儒学有利于加强对人们的思想统治,维护自己国家政权。
儒学亦称儒家学说,起源于东周春秋时期,自汉朝汉武帝时期起,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从孔子算起,绵延至今已有两千五百余年的历史。
汉代儒学
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和阴阳家的思想,改造儒学。汉朝经过改造后的儒学增加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三纲五常”“大一统”思想等。“天人感应”学说认为统治者的行为、政策顺应天意,上天就会降下祥瑞表示嘉奖,反之,统治者的行为、政策违背天意,上天就会降下灾异表示谴责和惩罚。意图用天意来约束君主任意妄为,抑制暴政,鼓励统治者采取限田、薄赋、省役等的措施,实行仁政。“天人感应”给封建王权加上了一层天意的神圣色彩,其消极影响极为深远,而儒学也开始朝着迷信的方向发展。“君权神授”神化王权,为专制君权披上了神圣外衣,为君主专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大一统”思想符合政治的“大一统”,政治的“大一统”要求思想界要统一,为此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学独尊的地位。
董仲舒把五行之说歪曲附会在君臣、父子、夫妻的关系上,把人间的尊卑贵贱的等级关系强加于阴阳,形成“三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其实质是强化家族的宗法统治和封建君权,把孝和忠绝对化。先秦时期也有一些思想强调孝和忠,但还有“父慈子孝”“君惠臣忠”的提法,君父与臣子之间义务是相互对等的。董仲舒的“三纲”思想把臣子的义务绝对化,君父对臣子不承担任何道德的责任。他还进一步把仁、义、礼、智、信强加于五行,即“五常”。
尊儒兴学,把教育、考试和选官结合起来,是汉武帝的创造,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各方面,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封建政治与儒学思想密切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了儒家政治的历史传统。独尊儒术本质上是一种封建专制主义文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