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的构成要素有几个

地图的构成要素有几个(图1)

三个


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法则有选择地以二维或多维形式与手段在平面或球面上表示地球(或其它星球)若干现象的图形或图像,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符号系统、文字注记。

地图构成的三要素

1、数学要素

指构成地图的数学基础。例如地图投影,比例尺,控制点,坐标网,高程系,地图分幅等。这些内容是决定地图图幅范围,位置,以及控制其它内容的基础。它保证地图的精确性,作为在图上量取点位,高程,长度,面积的可靠依据,在大范围内保证多幅图的拼接使用。

2、地理要素

是指地图上表示的具有地理位置,分布特点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又可分为自然要素,如水文,地貌,土质,植被和社会经济要素,如居民地,交通线,行政境界等。

3、整饰要素

主要指便于读图和用图的某些内容。例如图名,图号,图例和地图资料说明,及图内各种文字,数字注记。

1581年的《宾廷三叶草世界地图》

1581年,德国新教牧师、神学家和制图家海因里希·宾廷发表了新作Itinerarium Sacraeurae(《通过圣经旅行》)。在该书中,有一幅三叶草状的世界地图,俗称“宾廷三叶草世界地图”,该图现藏于以色列国家图书馆。

这是一幅隐喻世界地图,以三叶草的形式描绘世界。在地图上,耶路撒冷城位于地图的中央,耶路撒冷城外竖着三个十字架之处是各各他山,基督耶稣正是在此受难。耶路撒冷周围环绕着亚非欧三大洲,三大洲分别位于三叶草的三个叶瓣上,亚洲和欧洲位于耶路撒冷的右方和左方,非洲位于耶路撒冷的下方。

三大洲外围是海洋,海洋上画着帆船和海怪等。在宾廷的时代,美洲已为欧洲人所了解,所以地图的左下角画出了美洲的一部分,并在“AMERICA”(美洲)之下注出“Die NeueWelt”(新大陆)。

到16 世纪末,地理大发现已开展了近一个世纪,欧洲人关于世界地理的知识已大大提升。所以,在地理知识层面,宾廷并不是真的认为世界就是三叶草的样子,世界的中心就在耶路撒冷。只是作为神学家的宾廷,要在他的Itinerarium Sacrae urae书中传达基督教的教义。

这本书要指导教徒阅读《圣经》,因此书中的《宾廷三叶草世界地图》就呈现了基督教的世界观——圣城耶路撒冷是世界的中心,三叶草状的大陆象征了基督教的“三位一体”观念。